搜索
关注我们
姓名:
年龄:
性别:男女
预约科室: 请选择科室 眼底病 白内障 近视中心 斜弱视 青光眼 角膜病 疑难眼病 验光配镜 中医眼科 眼整形及泪道
联系电话:
预约时间:
提交预约 重新填写
“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复明的机会,还能看的这么清楚这么好,真的太感谢米东区委组织部驻铁厂沟社区工作队,感谢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,感谢你们了我的眼睛!”3月24日,白内障手术之后,78岁的”三无“老人张银科喜极而泣,握住医生的手连声道谢。
78岁“三无”老人晚年生活艰难
今年78岁的张银科老人家住米东区铁厂沟镇,两间破旧掉皮的土坯房,一张有些年数的床和几件不像样的旧家具是老人和老伴的全部家当。
据老人介绍,他是甘肃籍,以前靠在家务农为生,当地自然条件不好,基本上是靠天吃饭,日子过的艰难。为了寻找出路,二十多年前,他和老伴一起来到了米东区铁厂沟镇投奔亲戚。
来这之后,老人曾先后在农忙时打过短工、在山上放过羊、给工厂看过院子。这几年,随着年龄的增大,老人身体逐渐衰弱,很多工作都干不了,为了生活,老人开始拾废品为生。张银科老人说自己如今无儿无女,无劳动能力,无生活来源,成为了真正的“三无”老人。
米东区委组织部“访恵聚”工作队真情相助
2017年2月1日,米东区委组织部驻铁厂沟镇铁厂沟社区的“访恵聚”工作队进驻后,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了张银科老人的情况。当看到78岁老人生活如此艰难,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成困难,驻社区工作队决定一定要为老人做点什么。由于老人户籍不在米东区,无法享受到米东区政府对“三无”老人的相关惠民政策。驻社区工作队便自发捐款定期为老人购买米面蔬菜肉类等生活物品,当看到老人居住的房子漏水时,工作队及时为老人进行修缮。工作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。
日益加重,白内障严重影响老人生活
在与老人接触的过程中,工作队发现张银科老人总是容易磕碰到,看东西似乎比较费劲。不放心的工作队带着老人到当地医院进行体检,经医生检查,发现老人双眼患有严重的白内障,一只眼睛裸眼视力仅为0.15,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仅有光感,急需要手术进行,不然只能等待致盲的结局。
听说要做手术,张银科老人忙忙摇头,他说:“做手术要花多少钱呀?我年纪大了,以后也就这样了,不能再给大家带来麻烦了。”工作队连忙安慰老人说,只要他们驻社区一天,就一定会想办法为老人进行。
多方筹措,老人手术费终有着落
为了给老人筹集手术费,工作队集思广益,共同寻找办法。听说米东区残联有一项惠民政策,凡是患有白内障的米东区户籍居民,凭残联优惠单到指定医院享受到米东区残联援助,即减免手术费和检查费。但张银科老人户籍不在米东区,不能享受这一惠民政策。米东区残联领导得知后,考虑到张银科老人情况特殊,决定破例把他纳入到这一政策中。
手术费和检查费有着落后,剩下要解决的就是老人要植入的人工晶体费用和术前术后用药费用。工作队在工作群里发出募捐,很多同事积极响应进行捐款,并把募捐的消息发给身边的朋友。作为米东区残联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,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为老人减免部分费用。老人的费用很快筹集完成。
手术过后老人重新收获光明
3月23日,在米东区委组织部驻铁厂沟社区“访恵聚”工作队队长郭文新及其他两位队员的陪同下,带领张银科来到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,为他主刀的是拥有十万例手术经验、享有军队特殊津贴的疆内资深白内障专家吴生泉院长,由于白内障手术只能先做一只眼睛,等恢复一段时间后才能做另一只眼睛。经过比较,吴院长选择先为张银科做只剩光感的那只眼睛,拯救他即将失去的光明。
“访恵聚”工作队看望刚刚做完手术的张银科老人
由于张银科的白内障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,眼睛晶体核比较硬,给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难度,经过吴院长一个多小时的努力,为张银科老人完成了“白内障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术”。
手术第二天,当护士去掉包裹张银科眼睛上的纱布时,张银科老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光亮,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。
手术第二天,专家给张银科老人复查眼睛
工作队表示,今后他们将继续照顾张银科老人,让老人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带来的的温暖。